首页

女王蕾拉调奴视频

时间:2025-05-28 20:18:02 作者: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世界镁都”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36125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禹瑞斋 刘禹辰)因“世界镁都”而闻名的辽宁海城,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拥抱智能技术、升级产业链条,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转而引入悬浮窑、智能化生产线,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运输、加工全流程,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有迹可循”。

  “2024年,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并按照省里的要求,做到了‘一矿、一出口、一计量站’,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

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刘禹辰 摄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昔日的“力气活”,已蜕变为“拼技术”的技术范例。

  “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综合节约能耗45%。”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

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刘禹辰 摄

  转型不止于技术。海城打破“一炉一品”的单一模式,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镁建材、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防核辐射建材、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抢手货”,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既隔音、又环保,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

  曾经的“矿山经济”正转向“绿色智造”,“依赖资源”正转向“驾驭技术”,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辽宁海城的蝶变,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从来不是单选题。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留学白皮书:硕士留学生人数仍呈上升趋势 AI、新能源等成就业新赛道

招聘会现场不少企业在食宿、福利待遇上开出了优厚条件吸引求职人员。36岁的闫态一直在镇江工作,这次回山西老家过年,听说有镇江招工团来招工,热心的他就来帮朋友牵线搭桥。

最新研究:极危物种苏门答腊虎亟需更有力监测和保护

浙江省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24年将全面落实“3个70%”“3张项目清单”“7个不准”,以及政府无拖欠款、浙江无欠薪等举措,建立定期检查评估、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联播观察|关键词看改革 法治护航生态治理

9月13日,恒瑞医药公告,近日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该药用于治疗HER2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国防部:美国在核问题上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活动中,重庆小面产业办专职主任李晓丹现场推介了重庆小面产业。近年来,大渡口区深度融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牵头扛起“重庆小面重庆造”大旗,系统重塑重庆小面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开启重庆小面预包装产品发展之路,通过做一碗“可以带走的重庆小面”,充分释放小面里蕴藏的产业能量。

“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媒体对话会哈萨克斯坦专场在阿斯塔纳举行

近年来,泉州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数字经济、丰富文化业态等形式,正全力擦亮“世遗之城”崭新名片,取得一系列成效。其中,“AI游泉州古城”项目获工信部2023年产业AI创新应用奖,并被评为福建省2024年的数字文旅示范项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